- 定做培養(yǎng)基/定制培養(yǎng)基
- 顆粒培養(yǎng)基
- 標準菌株生化鑒定試劑盒
- 預灌裝即用型成品培養(yǎng)基
- 2025年版中國藥典
- 促銷/特價商品
- 院感/疾控/體外診斷/采樣管
- 樣品采集與處理(均質)產品
- 按標準檢索培養(yǎng)基
- 模擬灌裝用培養(yǎng)基
- 干燥粉末培養(yǎng)基
- 培養(yǎng)基添加劑/補充劑
- 生化反應鑒定管
- 染色液等配套產品
- 對照培養(yǎng)基/標準品
- 實驗耗材與器具
- 生化試劑/化學試劑
- 菌種鑒定服務
行業(yè)動態(tài)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 網站首頁 >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非小細胞肺癌或將改寫治療模式,上海專家發(fā)表最新研究成果
[所屬分類:行業(yè)動態(tài)] [發(fā)布時間:2024-6-6] [發(fā)布人:楊曉燕] [閱讀次數(shù):] [返回]
非小細胞肺癌或將改寫治療模式,上海專家發(fā)表最新研究成果
作者:陳斯斯 來源:澎湃新聞
山東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://www.jinhuabanruo.cn
6月3日,上海交通大學醫(yī)學院附屬胸科醫(yī)院腫瘤科陸舜教授的最新臨床研究成果,在國際頂刊《新英格蘭醫(yī)學雜志》(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影響因子:158.5)發(fā)表,引領全球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新熱潮。陸舜是該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。
根據(jù)肺癌分類,通?煞譃榉切〖毎伟┖托〖毎伟渲80%-85%為非小細胞肺癌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人數(shù)的三分之一,患者總數(shù)龐大。其中,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且同時是EGFR基因突變的人群,在“放化療+免疫鞏固”的既往治療策略下,效果并不理想,存在巨大治療需求。
基于此,2019年,全球首個針對EGFR敏感突變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“根治性放化療后靶向鞏固治療”的隨機對照、雙盲、多中心國際研究應運而生。該研究共在全球范圍納入216例患者,以2:1比例隨機分配至奧希替尼組或者安慰劑組,以無進展生存期(PFS)作為主要研究終點。
此次在《新英格蘭醫(yī)學雜志》發(fā)布的是這項研究的首次分析成果。研究表明,在奧希替尼組對比安慰劑組,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分別是39.1個月和5.6個月,提示在根治性放化療后,奧希替尼能夠顯著改善EGFR突變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,疾病進展或者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84%。同時,相較于安慰劑組,奧希替尼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(ORR)、中位緩解率(DoR)也獲得明顯改善,且明顯減少新發(fā)轉移情況。
在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年會上,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全球腫瘤學領域專家的熱議和好評。此項研究成果的發(fā)表,標志著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療模式的成功,或將改寫今后的治療格局。
下一步,上述研究還將在延長患者總生存期、轉移病灶治療效果等方面做出進一步探索。
(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可后臺聯(lián)系刪除。)
作者:陳斯斯 來源:澎湃新聞
山東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://www.jinhuabanruo.cn
6月3日,上海交通大學醫(yī)學院附屬胸科醫(yī)院腫瘤科陸舜教授的最新臨床研究成果,在國際頂刊《新英格蘭醫(yī)學雜志》(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影響因子:158.5)發(fā)表,引領全球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新熱潮。陸舜是該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。
根據(jù)肺癌分類,通?煞譃榉切〖毎伟┖托〖毎伟渲80%-85%為非小細胞肺癌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人數(shù)的三分之一,患者總數(shù)龐大。其中,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且同時是EGFR基因突變的人群,在“放化療+免疫鞏固”的既往治療策略下,效果并不理想,存在巨大治療需求。
基于此,2019年,全球首個針對EGFR敏感突變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“根治性放化療后靶向鞏固治療”的隨機對照、雙盲、多中心國際研究應運而生。該研究共在全球范圍納入216例患者,以2:1比例隨機分配至奧希替尼組或者安慰劑組,以無進展生存期(PFS)作為主要研究終點。
此次在《新英格蘭醫(yī)學雜志》發(fā)布的是這項研究的首次分析成果。研究表明,在奧希替尼組對比安慰劑組,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分別是39.1個月和5.6個月,提示在根治性放化療后,奧希替尼能夠顯著改善EGFR突變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,疾病進展或者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84%。同時,相較于安慰劑組,奧希替尼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(ORR)、中位緩解率(DoR)也獲得明顯改善,且明顯減少新發(fā)轉移情況。
在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年會上,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全球腫瘤學領域專家的熱議和好評。此項研究成果的發(fā)表,標志著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療模式的成功,或將改寫今后的治療格局。
下一步,上述研究還將在延長患者總生存期、轉移病灶治療效果等方面做出進一步探索。
(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可后臺聯(lián)系刪除。)